种子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种子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铁水联运迎经济发展黄金成长期-【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9:03:49 阅读: 来源:种子厂家

铁水联运迎经济发展黄金成长期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东部地区经济交流和互补效应持续增强,带来货运规模不断扩大,对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适应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铁水联运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现代交通运输业服务东中西部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精神,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合力共抓综合运输体系建设,2011年5月10日,两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同年10月12日,首批6条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示范项目(大连至东北地区,天津至华北、西北地区,青岛至郑州及陇海线沿线地区,连云港至阿拉山口沿线地区,宁波至华东地区,深圳至华南、西南地区)正式启动,两部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运量增长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在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的共同推动和相关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集装箱铁水联运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国铁路集装箱运量完成9351万吨,同比增长8.6%,其中铁水联运量为194万TEU,同比增长19%,超过铁路货运量增幅近11个百分点,总量创历史最高。其中,1-4月铁水联运量完成57万TEU,同比增长13%;两部启动合作后的5-12月,铁水联运量完成137万TEU,同比增长22%。通过6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通道发送的集装箱135.2万TEU,同比增长29.8%,其中直达班列完成79.94万TEU,同比增长37.2%。

2012年,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量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在交通和铁路部门的精心组织下,1-11月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83万TEU,同比增长4%,其中通过6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通道发送集装箱120.6万TEU,特别是深圳至华南、西南地区示范通道的运量增长19.1%,有力助推了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在市场需求低迷,全国铁路运量降幅0.9%的基础上取得的,铁水联运共同推进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以6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通道为依托,各地普遍加大了建设投入,完成和开工了一批集装箱港站、内陆“无水港”、铁路集装箱场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宁波口岸完成北仑港站第一阶段改造扩能工程,年作业能力新增12万TEU;大连港集团在吉林省新增双辽、德惠、穆棱3个集装箱铁水联运内陆节点;连云港港口集团在陕西西安建立了连云港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中心;青岛港集团成功开发内陆无水港信息服务平台并投入使用。

目前,全国铁路共开行有55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行线,覆盖面遍及全国主要港口和内陆腹地主要城市,铁水联运总量占集装箱铁路发送量的40%以上;铁水联运国际班列开行亦大幅提升,2012年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累计开行40列,比2011年增运25列。

一年多来,集装箱铁水联运产品不断创新。天津新港至莫斯科集装箱国际直达班列,整列装车、一票报关、全程服务,运行时间由20天压缩至12天;天津新港至乌兰巴托快运集装箱班列,运行时间较其他方式减少35%;哈尔滨卫星站和锦州港之间开行的粮食集装箱循环车组,开辟了北粮南运的铁水联运新通道。

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支持。江苏省政府明确对连云港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给予资金补助;连云港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意见,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大连市政府对大连港集装箱内陆集疏运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宁波市政府设立宁波港航发展基金,对每条新开通的浙江省外至宁波港的“五定”班列给予财政奖励,宁波港集团也对省外铁水联运进出港的集装箱实施作业费优惠政策;深圳市设立深圳港航产业发展资助资金,对深圳至广东省内外的铁水联运外贸集装箱分别给予资助。

国家海关总署和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给予大力支持,新建铁路鹰潭南站和新余站海关监管点,推行窗口标准化建设的“无缝隙”工作制,实行24小时预约检验检疫。

健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其中明确提出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运输结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推进一体化运输服务。还提出了建设港口后方铁路集疏运系统,推进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加大铁路在港口货物集散中的比重,减少公路集疏运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等具体要求。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铁路、水路都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铁水联运是健全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集装箱运输是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开展长距离、大运量的集装箱铁水联运,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周期。徐祖远说,实践证明,哪个区域的集装箱铁水联运规模大、效率高,哪个区域的区域经济辐射范围就广、市场竞争力就强。随着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明显提升,与海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用铁水联运方式架起中西部地区连接世界运输大通道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就需要进一步促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腾飞。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党的十八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了重要位置。因此,加快建设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使命。铁水联运将铁路和水运的大运能、低成本、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集装箱铁水联运,用电子机车牵引的集装箱班列替代大量的集装箱卡车长途运输后,显著降低了集装箱“门到门”运输的总能耗和碳排放水平。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铁水联运系统,进口铁矿石和粮食的铁水联运系统也已基本建成,但集装箱铁水联运尚有待突破。

徐祖远表示,目前全国港口集装箱的铁路集疏运比重仅2%左右,远低于先进国家,6条示范通道的港口中,只有大连港和连云港港超过5%,与鹿特丹、洛杉矶等港口10%~20%的发展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铁水联运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重要环节,只有把铁路、水运无缝衔接做好了,才能使铁路、水路和集装箱运输的比较优势得到最有效结合,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健全综合运输体系。

铁路货运改革提供支撑

2011年以来,铁道部明确提出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着力推动铁路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全面启动了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为提高货运服务质量、促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提供了有力支撑。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表示,随着路网规模迅速扩充,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未来几年全国铁路运输能力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提升,铁路运输将逐步由限制型向适应型转变。铁路部门必须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促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深刻变化。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就是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拓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铁道部将优化运力资源结构作为重点,优化装备资源的动态配置,综合提升路网功能,努力为促进集装箱铁水联运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将产品设计作为突破口,抓住运力和运量矛盾相对缓和的时机,围绕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开拓高附加值货运市场,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把加强政策扶持作为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对铁水联运项目的政策支持,通过利益引导、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铁路部门为适应市场需求,最大限度便民利民,精心设计开发了铁路货运“百千工程”,包括“百列快运货物班列”和“千列直达货物班列”。2012年,铁路部门首批推出班列产品运行线115条,其中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行线24条,占总量的1/5以上,并自8月1日起全面实现网上预订。2012年首批安排直达班列运行线780条,其中,跨局直达312条;管内直达468条,在跨局直达班列运行线中,铁水联运有125条,占跨局直达总数的40%。

胡亚东坦言,为增强铁路可持续发展能力,铁路部门围绕制约铁路运输发展的问题,对货运实施组织改革。一是改革货运办理方式,实行货运业务网上受理,目前网上受理比例达到87%;二是改革运力配置方式,借鉴客运“实名制”售票的经验,推行货运“实货制”,尽可能将运力向全社会公布并接受预订,最大限度满足实际货源的装运需求,实现运输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直接对接;三是改革运输产品服务方式,充分发挥铁路资源和网络优势,推进运输业务与物流业务一体化管理,促进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拓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未来发展困局犹存

成绩斐然的同时,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

完善协调机制。目前,虽然交通行政部门、中铁集装箱公司、相关铁路局、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已经建立了协调机制,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机制不完善、合作不默契等问题。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郭玉华指出,部分铁路企业缺乏开放意识和学习精神,对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协同合作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下阶段,需要进一步健全各单位的联系和协调机制,加强铁路企业有关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树立开放意识和学习精神,掌握相关技能,适应铁水联运合作需要。

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目前,中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都存在不足,要结合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积极加强相关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表示,首先要加快建设示范项目港口铁水换装设施;其次要加强示范通道的无水港建设,在内陆地区增加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站点;此外示范通道之外的其他地区也要抓紧建设集装箱铁水联运相关设施。希望各地各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加快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同时,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集装箱铁水联运建设。

加强标准制定与信息共享。加快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一定要重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作用。宋德星认为,要加快完善集装箱铁水联运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按照畅通多式联运的目标统一技术管理要求;要加快制定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共享标准,开发数据接口,尽快实现铁水联运班列、班轮、集装箱货物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要积极推进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建设。

发挥运输组织主导作用。企业是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市场经营主体,大型航运、港口等企业要在集装箱铁水联运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宋德星认为,航运企业要继续增加中西部地区提/还箱点的数量,做好集装箱互租互用和空箱调运工作;要优化铁水联运运输组织,根据货运需求情况开通、加密班列线路和班轮航线;加强班轮、班列有效衔接,努力提高班轮准班率,优先安排集装箱班列作业。

培育铁水联运市场。要扭转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运规模偏小、比重偏低的局面,必须重视培育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帮扶成长期内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宋德星认为,要通过扶持措施,引导货主积极采用铁水联运方式运输集装箱;加快培育一批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铁水联运市场经营主体,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专业化经营;用好用活运价杠杆,通过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使集装箱铁水联运具有内生竞争力。

专业从事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中铁集装箱公司近年来加强市场开发,推进设施建设,开展全程物流服务,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各方合作,积极构建铁水联运公共平台。

中铁集打造铁水联运公共平台

作为铁道部旗下具有集装箱铁路运输承运权的大型国企,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以加快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为目标,依托6条示范通道,加强与地方政府、港航企业的密切合作,大力开发铁水联运班列项目,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铁水联运网络平台,全面提升铁水联运服务水平,实现了集装箱铁水联运事业的较快发展。

2011年,中铁集装箱公司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发送量194万TEU,同比增长19%,其中5-12月完成137万TEU,同比增长22%;2012年1-11月,虽然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集装箱货源下滑的影响,仍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发送量183万TEU,同比增长4%,保持增长态势。

构建铁水联运快捷通道

按照铁道部铺画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线条,中铁集装箱公司加强与各大港口、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同建立协调机制,加大货源组织力度,优先保障箱车运力资源,积极拓展铁水联运业务,先后开发齐齐哈尔-大窑湾港、天津新港-满洲里、武汉-捷克等多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实现了班轮与班列的有效对接,初步构建起国内主要港口和口岸站的集装箱铁水联运快捷通道。2011年,中铁集装箱公司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量79.4万TEU,同比增长38.5%;2012年,铁道部将24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行线纳入“百列快运货物班列”,进一步提升了铁水联运班列质量,1-11月,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运量71.6万TEU,同比增长7%。

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中铁集装箱公司投资近20亿元,集中购置4000辆×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主要用于铁水联运班列开行;投入6000余万元,对洋浦、大朗、阿拉山口直属办理站进行改造,改善场站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场站配套功能,以满足铁水联运班列整列开行的要求;对中心站装卸机械、信息系统等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港前站和中心站的经济辐射优势,有效吸纳铁水联运货源。

积极开展全程物流服务

中铁集装箱公司以为客户提供“一次装箱、一次申报、一次计费、一票到底、全程服务”为目标,在主要港口、物流园区等货源集散地建立经营网点,积极开发铁水联运“门到门”全程物流业务;加强对外经营合作,先后与连云港港、大连港、天津港、宁波港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依托公司直属站、中心站和较大办理站,联合公路运输企业,积极开展“门到站”、“站到门”短搬运输和仓储、加工、装卸、堆存等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同时,中铁集装箱公司与多家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中心站作为海运箱内陆还箱点,为铁水联运创造了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按照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合作协议中“推进铁水联运信息共享”的要求,中铁集装箱公司专门成立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组,以实现铁水联运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综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初步完成系统建设,正在进行试点;联合连云港、大连、青岛、天津、宁波、深圳等六个港口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国家集装箱铁海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获得立项,目前,大连、宁波、青岛、芦潮港等临港集装箱中心站已经安装了电子标签地面识别系统和门吊半自动作业系统等先进设施,大大提高了装卸作业效率和质量。

中铁集装箱公司总经理朱友文表示,中铁集装箱公司要围绕铁水联运运量年增长20%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公共平台,扎实推进港口、船公司、铁路集装箱物流业的无缝衔接,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快速增长。

作为央企,中海集团近两年来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关于铁水联运发展合作的部署,极大丰富了铁水联运的内陆网络,将集装箱运输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多的内陆城市。

中海大力推进铁水联运业务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中海集团各口岸公司与中铁集装箱公司、港口码头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坚持“大客户、大合作”战略,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

2012年中海集团内外贸铁路重箱量预计约26万TEU。目前,中海集团提供铁水联运服务的点超过50个内陆城市,铁水联运业务覆盖除西藏、青海以外的所有省份。

国际班列运行平稳

中亚班列。在中铁集装箱公司和连云港码头的支持下,中海集团的中亚班列运行平稳。2011—2012年,进出发运重箱共2.5万TEU,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及营销,开发了粮食、化肥等大宗回程货物,基本做到了重进重出。

蒙古班列。中海集团利用内外贸航线及箱源优势,在蒙古班列的运作上保持着一定的市场占有率。2012年开始,除了保持原有的天津港进蒙古国的线路外,还拓展了经连云港港进蒙古国的线路,进一步丰富了进外蒙国的铁水联运方式。

渝新欧班列。2011年初,中海集团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密切合作,全力调配箱源,配合重庆市打造“渝新欧国际班列”,承运重庆立帆直发俄罗斯项目;2012年上半年,中海集团提供用箱承运惠普电脑至欧洲等项目。据透露,接下来,中海集团将努力拓展重庆作为内陆地区至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国内班列加快拓展

青岛、连云港至陇海线。中海集团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积极推动陇海线西安、郑州技术班列的平稳运行,并在新疆设立办事处开发市场,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共同组织乌鲁木齐至青岛、连云港的班列。2011—2012年,陇海线进出口重箱运量约2.3万TEU,有力地支援了西部建设。

郑州至连云港班列。2012年5月,中海集团与中铁集装箱公司、连云港码头合作,实现了连云港—郑州对开班列的运作,中海集团货量占到整体货量的一半以上,保证了班列平稳开行,提升了郑州至连云港的服务。

东北循环班列。东北作为铁水联运的主战场,一直都是中海集团铁水联运的重点。中海集团与铁路各路局、中铁集装箱公司、大连港等多方建立的铁水联运交流机制对于东北海铁联运箱量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东北预计完成海铁联运吞吐量28万TEU,同比增长14.6%。

江西至宁波班列。从2011年开始,中海集团就开始了经宁波进江西内陆市场的深度开发,实现了上饶到宁波的常态化运作。2012年,中海集团进一步挖掘赣西南市场潜力,重点推进江西至宁波的海铁联运。

中西部至华南海铁业务。2012年5月,第一票货从长沙起运经盐田上船,标志着湖南与深圳港口的铁水联运业务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重庆市场,中海集团充分利用“渝深班列”平台,形成由重庆经华南港口的稳定出货通道。

未来继续培育市场

中海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除了以上已经运作的项目之外,下一步中海集团将继续加强与各港口、铁路局及中铁集装箱公司的合作,继续对有潜力的市场进行开拓和挖掘,丰富铁水联运的内陆网络。

上述人士表示,中海集团将充分利用在海外的营销优势开拓国内铁水联运与国际班列业务;借助当地政府扶持政策拓展内陆铁水联运,目前,连云港、重庆、蚌埠、宁波等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铁水联运项目的政策,中海集团将在舱位保障、用箱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充分发挥中海集团内外贸互补的优势,实现重进重出,打造有竞争力的铁水联运产品,内外蒙进出三角班列业务、中亚与新疆东西行业务的结合是下一步调研开拓的重点;全力配合开通连云港经霍尔果斯至中亚的“点对点、站到站”双向运行班列,作为进出中亚的新通道,霍尔果斯通道的开通将提高整个进出中亚的运输能力,缓解目前经阿拉山口转运班列的拥堵局面,中海集团将全力配合铁道部及客户做好这条通道的服务及发运安排。

中海集团希望国家能在铁水联运业务的推进上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希望各方在运输链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增加硬件投入和增强软件服务,希望科学、环保的铁水联运能够得到更多客户的接受与信赖。

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连云港港是中国最早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港口,经过近20年的培育,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成效显著。

连云港港成铁水联运示范港

2012 年以来,连云港港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给航运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以30万吨级航道为龙头的港口重点工程建设,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2012年前11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455.7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0.9%、2.5%。连云港港区25万吨级航道正式通航,徐圩防波堤启动建设,赣榆港区开港运营,连云港港“一体两翼”组合开发的态势初步形成。

在港口加快建设的同时,连云港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连云港港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30.4万TEU,其中新亚欧大陆桥过境箱10.6万TEU,同比分别增长34%、32%,总量及增幅均居沿海港口前列。2012年在航运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前11个月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仍然保持2%的增幅,完成28.1万TEU。

完善综合功能

连云港港加快完善铁水联运基础设施,面积约19.5公顷的庙岭集装箱铁路办理场站加快建设中,2012年铁路日均装卸达到2000车;口岸联检大厅专门开设铁路服务窗口,为铁水联运集装箱的报关、报检、铁路单证等所有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南京海关与乌鲁木齐海关签订《关于连云港至喀什、霍尔果斯集装箱班列的监管协议》,预计2012年连云港海关向中西部关区转让税款将达百亿元;新亚欧大陆桥检验检疫协作机制、苏北五市检疫直通放行机制运作良好,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货源向连云港集聚。

培育龙头企业

连云港充分发挥铁水联运协调机制的作用,针对铁水联运业务,组建成立新丝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并与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连云港港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有限公司,联手开展铁水联运业务。江苏新为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作为铁水联运的骨干企业,2012年前11个月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12.2万TEU,成为全国氧化铝和铝锭铁水联运循环运输的特色品牌。

积极开行班列

目前,连云港港已开通至郑州、西安、成都、阿拉山口、西宁、银川、侯马、无锡等国内班列和至阿拉木图、莫斯科国际班列。其中,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班列被铁道部定为精品和示范班列;连云港至西宁、西宁至无锡班列被铁道部定为全国沿海港口运营最成功的班列之一。

推动联盟合作

连云港港坚持深入中西部地区,合作推进集装箱场站建设,连云港港口集团在陕西专门合作成立连云港港西安国际港区服务中心,与郑州签订投资20亿元的“中部无水港”项目合作协议,与霍尔果斯合作建设专业物流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霍尔果斯“无水港”。经过积极沟通,连云港港口集团、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韩国西中物流集团、乌兹别克斯坦通用汽车公司等四家单位还共同签署《大陆桥铁水联运合作框架三国四方协议》,共同推动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

搭建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是铁水联运高效运营的基础,连云港开发建设了连云港口岸铁水联运公共服务系统,连云港至阿拉山口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获批,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数据交换模式、长效合作机制研究也在加快推进。依托省级多式联运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了港口、铁路、口岸相关部门及船代、货代、理货等铁水联运多方之间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目前,连云港口岸集装箱货代覆盖率达80%以上,有力支撑了铁水联运的快速发展。

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局长丁建奇表示,下一步连云港将加强集装箱铁水联运组织协调,进一步创新集装箱铁水联运运营模式,推进铁水联运信息化水平,做优做强连云港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铁水联运双通道,全面提升连云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范围,并以铁水联运为先导,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促进绿色运输,早日把连云港港建设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枢纽。

金昌定制西装

吉安工服订做

鹤壁西装制作